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项目的招生流程和申请材料有哪些
返回列表
2025-04-27
来源: 关键词:

报名条件
1. 学历要求:申请者需具有硕士学位,或应届硕士毕业生(需在入学前取得硕士学位)。
2. 学术能力:申请者需具备较强的学术研究能力,通常要求发表过一定数量的学术论文。
3. 语言能力:对于非母语为中文的申请人,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是必须提供的材料之一,通常要求达到HSK五级或六级水平;对于国际申请人,英语水平同样重要,尤其是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的研究方向。
4. 其他条件: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拥护中国的领导,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热爱祖国,愿意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遵纪守法,品行端正。
身体和心理健康状况符合学校的规定。
有两名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于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的书面推荐意见。
定向培养的应届硕士毕业生或与原工作单位有服务期、保密期等约定正在履行服务义务的在职人员考生,须征得定向培养单位或服务单位的同意方可报考。
选拔模式
2025年社科院博士招生的招考方式有:“申请
考核”制、统一入学考试、硕博连读(仅面向本校硕士生)、本科直博生(已于接收推免生考试中完成)等招生模式。
报名程序
1. 网上报名、支付报名费
确认具备报考资格后,进行网上报名。社科院博士报名采取网上报名方式,具体报名时间、报名途径和要求另见博士网上报名公告。
考生通过网上报名系统的网上支付平台交纳报名费,报名费200元,网上支付报名费后,无论考生是否参加考试,一律不退返报名费。
2. 提交报名材料
“申请
考核”制招考方式考生和“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考生提交报名材料的内容及方式须符合报考单位招生工作方案中的要求。
报考统一入学考试方式的考生,需要准备如下报名材料(具体要求和提交方式见之后公布的网上报名公告):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信息登记表》(此表为网上报名后下载打印并填写,考生须在相应栏目签字确认,学习或工作单位要填写同意报考意见并盖章)。
《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两份,须由所报考学科专业领域内的教授或具有相当于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专家提供推荐意见。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由申请人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申请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最高学历、学位证明:提供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处)的证明信,录取后在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身份证复印件。
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提交所学课程(研究生和本科课程)情况和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需提交封面、目录页、正文页复印件,专业性、学术性由报考系认定)或其它证明材料。
考核程序
1. 统一入学考试
初试
初试时间和方式:初试采取笔试方式,拟定于2025年3月下旬举行,具体考试时间和考试地点确定后提前15天在学校招生网公布。
初试内容:外国语(不含听力)、两门业务课、加试(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初试时需加试“政治理论”,复试时需加试两门本专业硕士学位主干课程;个别学院要求跨专业考生初试时加试专业基础知识)。
复试
复试时间:复试拟定于2025年4、5月份进行,具体时间由各学院确定后另行通知。
复试方式:复试采取面试或面试、笔试相结合的方式进行。复试将考查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的能力、科研创新能力、对本学科前沿领域及最新研究动态的掌握情况等,并对考生进行外国语的听、说、读等能力的测试。复试中将参考考生的申请材料进行综合测评,判断考生是否具备博士生培养的潜能和素质。考生在复试时提交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计划、公开发表的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专著)、科研成果等材料、硕士学位论文和评议书(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论文摘要和目录等)。在复试阶段还将对考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和道德品质进行考核。
2. “申请
考核”制:具体考核流程和要求见报考学院“申请
考核”制工作方案。
社科院研究生院博士项目申请材料
基本材料
1. 学历证明:提供最高学历、学位证书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提交所在培养单位研究生院(部、处)的证明信,录取后在入学前须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审核通过后方可报到注册;持国(境)外学位证书者,提交由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出具的认证报告。
2. 成绩单: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原件(由申请人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或复印件(由申请人档案所在单位人事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
3. 身份证复印件。
4. 推荐信:通常需要两封推荐信,推荐人应为申请者的导师或相关领域的专家,推荐信的内容应重点评价申请者的学术能力、科研潜力以及个人品质。
5. 个人陈述:申请者需要撰写个人陈述,展示自己的学术动机、研究兴趣和职业规划。
6. 研究计划书:一份高质量的研究计划书,包括研究背景、研究问题、研究目标、研究方法、研究计划等内容,各部分之间应逻辑连贯,层次分明。
其他材料
1. 论文发表:申请者通常需要提交至少两篇与申请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这些论文应发表在核心期刊或具有较高学术影响力的刊物上。
2. 科研项目经历:如果申请者曾参与过国家级或省部级科研项目,或者在学术会议上做过报告,这些经历都会为其申请加分。
3. 语言能力证明:对于非母语为中文的申请人,汉语水平考试(HSK)成绩是必须提供的材料之一,通常要求达到HSK五级或六级水平;对于国际申请人,英语水平同样重要,尤其是需要阅读大量英文文献的研究方向,需要提供英语水平证明,如英语六级、雅思或托福成绩。
4. 其他证明材料:以同等学力资格报考的考生,提交所学课程(研究生和本科课程)情况和全国核心期刊上以第一作者发表与报考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2篇(需提交封面、目录页、正文页复印件,专业性、学术性由报考系认定)或其它证明材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