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法学博士招生的学位认证过程是怎样的
返回列表
2025-04-26
来源: 关键词:

1. 准备申请材料
基本材料:
《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报考信息登记表》(网上报名后下载打印并填写,考生签字确认)。
《报考博士学位研究生专家推荐书》(两份)。
本科和硕士阶段的学习成绩单(由考生学校培养部门提供并加盖公章;硕士阶段为法学专业的可不提供本科阶段成绩单)。
最高学历、学位证明(复印件;应届硕士毕业生报名时须提交硕士研究生在读证明,入学前补交学历和学位证书复印件;只有学位证书而无者,报名时须提交硕士或博士学位证书复印件;非跨专业考生但最高学历为非法律专业,还需提供法律专业学位证书复印件;学历学位证书在国(境)外院校获得者,须提交《国(境)外学历学位认证书》复印件)。
外语水平证明材料复印件(选取符合报名条件的、能代表个人最高水平的一项或两项证明材料即可)。
有效期内的身份证件正反面复印件。
学术类材料:
硕士学位论文(应届毕业硕士生可提供初稿或论文摘要和目录或开题报告等,字数不少于1000字;参加复试时应提交全文)。
科研成果代表作。
2. 网上报名
考生在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博士招生网上报名系统提交报名信息、支付报名费(一旦缴费成功,报名费用不予退还)。
考试类别选择“申请
考核”,专业名称、研究方向、导师等按照《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2025年博士研究生招生专业目录》进行选择(报考本院的考生限报一个志愿)。
网上报名系统开放时间及报名系统以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官网公布为准。
3. 资格审查
申请资格审查:学院收到考生的申请材料后,审查考核考生是否符合学院选拔办法所规定的申请基本条件,初审申请材料的完整性和真实性。不符合基本申请条件者,终止申请程序;发现弄虚作假者,取消其申请资格。
专家组审核:通过学院申请资格审查后的申请材料,送至学院的专家组进行审核。专家组通过考生的硕士课程成绩、外语水平、硕士学位论文(含评议书),应届硕士毕业生开题报告、发表论文、参与科研项目、出版专著、获奖等情况及专家推荐意见、考生拟攻读博士学位的学术研究计划等材料对其做出评价结论。材料审核成绩满分为100分,60分为及格,不及格者不能进入综合考核程序。
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复审:学院博士研究生招生工作领导小组通过集体研究,对专家组提出的推荐人选进行最终复审,并确定不高于1:4的比例择优选拔进入综合考核的名单,并在学院网站公示。
4. 综合考核
通过资格审查并经过公示无异议的考生方可进入综合考核程序。综合考核采用综合面试方式进行。考核科目为二门专业课和一门外国语,考核内容包括专业基础、科研能力、综合素质和外语水平等。各考核科目满分均为100分,60分为及格,任意一个科目不及格者不予录取。综合考核总成绩为二门专业课和一门外国语成绩总和。
在综合考核过程中,要把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作为博士研究生招生考核的重要内容和录取的重要依据,考核内容包括政治态度、思想表现、道德品质、遵纪守法等方面,特别要注重考查考生的科学精神、学术道德、专业、诚实守信等方面的情况,思想政治品德考核不计入综合考核成绩,但考核不合格者不予录取。
考核过程要进行全程录音录像,相关记录及考核成绩应由考核工作小组全体成员签字。
5. 拟录取
录取原则:按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若考生入学考试总成绩相等,按材料审核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若材料审核成绩相等,按综合考核中外国语成绩从高到低排序进行录取。
6. 学位认证
国内认证流程:
登录中国高等教育学生(简称“学信网”),注册并登录个人账户。
选择“学历认证”服务,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所需材料(博士学位证书和的原件及复印件、身份证原件及复印件、其他可能需要的证明材料,如成绩单等)。
提交申请并支付相应费用。
等待审核结果,通常需要10
20个工作日。
国际认证流程:
登录教育部留学服务中心官网,注册并登录个人账户。
选择“国外学历学位认证”服务,填写相关信息并上传所需材料(博士学位证书和的原件及复印件、护照原件及复印件、其他可能需要的证明材料,如成绩单、录取通知书等)。
提交申请并支付相应费用。
等待审核结果,通常需要20 - 30个工作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