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职博士研究生的学术论文写作规范是什么
返回列表
2025-04-23
来源: 关键词:

一、选题方面
1. 创新性
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新颖性,能够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提出新的观点、方法或研究角度。例如,在经济学领域,如果前人研究了传统市场环境下的消费者行为,在职博士可以探索数字经济背景下新型消费模式中消费者行为的独特之处。
2. 可行性
要考虑自身的研究能力、研究资源(如数据获取的难易程度、研究设备等)以及时间限制等因素。比如,若想研究深海生物的某种特性,但所在单位缺乏相关的海洋生物研究设备和出海考察机会,这个选题可能就不太可行。
3. 学科相关性
选题需紧密围绕所在学科的研究范畴。例如,在职攻读物理学博士的学生,选题应与物理学科的理论、实验或应用相关,像研究量子物理中的新现象或者新能源中的物理原理等。
二、文献综述
1. 全面性
要广泛查阅国内外相关文献,包括学术期刊、专著、会议论文等。例如,在研究人工智能在医疗影像诊断中的应用时,不仅要搜索计算机科学领域的相关文献,还要关注医学影像学方面的研究成果。
2. 批判性分析
对所查阅的文献不能只是简单罗列,而要进行批判性的分析。分析已有研究的优点和不足,找出研究的空白点或争议点,为自己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和研究起点。例如,在分析关于城市交通拥堵治理的文献时,指出某些研究只关注了硬件设施改善,而忽略了交通参与者行为引导方面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1. 科学性
如果采用实验法,要遵循科学的实验设计原则,包括设置对照组、控制变量等。例如在药物研发的研究中,准确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严格控制药物剂量、用药时间等变量。
若是采用调查法,要确保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方法的合理性。如研究社会公众对垃圾分类政策的态度,样本要涵盖不同年龄、性别、地区等群体,调查方式可以采用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
2. 可重复性
研究方法应该详细描述,使得其他研究者能够按照相同的方法重复该研究。比如在化学实验研究中,要精确说明实验材料的来源、用量,实验的步骤、反应条件等。
四、论文结构
1. 标题
标题应简洁明了,准确概括论文的核心内容。例如“基于深度学习的图像识别算法改进研究”,直接表明了研究的主要方法(深度学习)和研究对象(图像识别算法改进)。
2. 摘要
是论文的简短概述,通常包括研究目的、方法、结果和结论等内容。一般字数在200
500字之间,要能够独立成篇,让读者快速了解论文的主要内容。
3. 引言
引出研究问题,阐述研究的背景、意义和目的。可以从实际问题或学术研究现状入手,如在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论文中,可以从当前全球能源危机和环境问题的背景出发,说明研究可再生能源发展的重要性。
4. 正文
详细阐述研究内容,包括理论分析、实验过程、调查结果等。要按照逻辑顺序进行组织,各部分之间要有清晰的过渡。
5. 结论与展望
结论部分总结研究的主要成果,回答研究问题,强调研究的贡献。展望部分则可以对未来的研究方向提出建议,如在研究完一种新型材料的性能后,可以提出进一步优化其性能或探索其在其他领域应用的研究方向。
五、语言表达与格式规范
1. 语言准确性
使用准确、严谨的学术语言,避免模糊、口语化的表达。例如,“大概”“可能”等词要谨慎使用,除非是在描述不确定性的情况下。
2. 格式规范
遵循所在学校或学科规定的论文格式,包括字体、字号、行距、引用文献的标注方式等。例如,APA、MLA等引用文献的格式规范在不同学科和地区可能有所不同,要按照要求准确标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