联系电话:010-84678481
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何组织
返回列表

2025-04-22

来源:  关键词:

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的学术交流活动如何组织

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的学术交流活动对于推动经济学领域的发展、促进在职博士的学术成长有着不可忽视的重要意义。这类活动能够让在职博士们跨越地域与时间的限制,分享前沿的学术成果,碰撞出思维的火花,进而为经济学的理论创新与实践应用注入新的活力。

一、确定交流活动主题

主题是学术交流活动的灵魂。主题的选择要紧扣经济学的前沿领域。例如,当前数字经济蓬勃发展,围绕“数字经济下的产业结构调整与经济学理论创新”这一主题,在职博士们可以深入探讨数字技术对传统产业的冲击以及经济学理论如何与时俱进。这需要组织者密切关注经济学界的研究动态,了解国际国内的经济发展趋势。

主题应具有一定的宽泛性与包容性。以“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与协调策略”为主题,既可以让研究宏观经济的在职博士探讨国家层面的区域政策,也能让关注微观领域的博士从企业布局等角度阐述观点。这样能吸引不同研究方向的在职博士参与,保证交流活动的丰富性。

二、邀请嘉宾与参与者

嘉宾与参与者的质量直接决定了学术交流活动的水准。一方面,邀请知名学者至关重要。如邀请在宏观经济学领域有深入研究的林毅夫先生,他的到场能带来权威的学术见解。他关于中国经济发展模式的研究成果可以为在职博士们提供宏观视野的范例。还可以邀请国外知名经济学教授,如约瑟夫·斯蒂格利茨,通过视频会议的方式分享国际前沿的经济学理论与研究方法。

广泛吸纳在职博士参与。可以通过社科院内部的在职博士培养体系进行宣传推广,同时与企业合作,鼓励企业中正在攻读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学位的员工参加。比如某大型金融企业鼓励其在职博士员工参与学术交流活动,这些员工能带来金融实践中的问题与思考,使学术交流更加接地气。

三、选择交流形式

多样化的交流形式有助于提升活动的效果。首先是学术报告形式。邀请专家进行专题学术报告,例如“经济全球化下的货币政策传导机制”学术报告,专家可以系统地阐述自己的研究成果,包括研究的背景、方法、结论等。在职博士们可以从中学习到严谨的学术研究范式。

其次是小组讨论形式。设定“后疫情时代的消费市场复苏策略”等话题,将在职博士分成小组进行讨论。在小组讨论中,每个博士都有机会表达自己的观点,不同观点之间相互碰撞。小组讨论可以培养在职博士的团队协作能力与批判性思维能力。

四、安排交流活动的时间与地点

时间与地点的安排需要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在时间方面,要避开在职博士们的工作高峰期。例如,可以选择在周末或者法定节假日期间举办活动。这样可以保证在职博士有足够的时间和精力参与。活动时间不宜过长,一天到两天的集中交流较为合适,既能保证充分交流,又不会让参与者过于疲惫。

地点选择上,如果是线下交流,社科院内部的会议室或者学术报告厅是比较理想的场所。这些地方具有浓厚的学术氛围,并且方便利用社科院的学术资源。如果考虑线上交流,要选择稳定、功能齐全的视频会议平台,确保交流过程不会出现技术故障。

社科院经济学在职博士的学术交流活动组织需要从主题确定、嘉宾与参与者邀请、交流形式选择以及时间地点安排等多方面精心筹划。通过明确具有前沿性和包容性的主题,邀请知名学者与广泛的在职博士,采用多样化的交流形式,合理安排时间地点等措施,能够使学术交流活动达到促进在职博士学术成长、推动经济学学科发展的目的。未来可以进一步探索如何加强线上线下交流的融合,提高活动的国际化程度,让更多不同背景的经济学在职博士参与到高质量的学术交流活动中来。

热门专业(可申请博士学位)
更多 +

010-84678481
(*为必填,下载报名表,填写后以附件形式上传)
咨询热线 010-84678481
地址:北京市房山区良乡高教园区、北京市朝阳区望京中环南路甲1号
邮箱:gscassedu@163.com
京ICP备14023742号-1 北京恒远华瑞教育咨询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