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考试有哪些学习笔记报告
返回列表1. 专业课教材与参考书:专业课是社科院在职博士考试的重中之重,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专业课教材和参考书的总结和理解。
2. 历年真题与模拟题:历年真题是了解型、难度和命题规律的重要途径,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历年真题的分析和解答。
3. 学术论文与研究报告: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是考察考生学术水平的重要依据,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相关领域学术论文和研究报告的阅读和理解。
4. 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博士生在第三学期的后八周(11月至来年1月)至第四学期的前八周(3月至4月),需要完成学位论文开题报告,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开题报告的准备和撰写。
5. 考核安排与材料准备:根据“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的考核安排,考生需要在复试前按要求提交一系列材料,包括身份证电子版、硕士学位论文纸质版和电子版、硕士学位和纸质版和电子版、“思想政治情况审查表”纸质版原件和电子版等,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这些材料准备的详细记录。
6. 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主要包括外国语及专业学术水平的考查、思想政治素质和品德考核及体格检查等,总成绩满分为400分,其中“马克思主义理论专业笔试”成绩满分为100分,外国语成绩满分为100分,专业面试成绩满分为200分。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标准的理解和准备。
7. 拟录取名单的确定:考核成绩排名后,根据2025年“‘马克思主义理论骨干人才计划’博士学位研究生分专业分类型分类别招生计划调整表”,确定各专业各类型各类别的拟录取名单,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拟录取名单确定过程的了解和准备。
8. 体检:考生需到当地二级甲等以上医院自行体检,并将体检表通过顺丰速运邮寄至马学院,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体检要求和流程的记录。
9. 监督和复议:考核工作在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的指导与监督下进行,考生如对考核结果有异议,须于考核结束后一周内向马克思主义学院招生工作领导小组进行申诉,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监督和复议机制的了解。
10. 其他注意事项:考生应对所提交的全部材料的真实性和准确性负责,对在报名申请和考核中有弄虚作假或其他违规行为的考生,一经查实,即按有关规定取消其报考、录取、入学资格和学籍,学习笔记中应包含对这些注意事项的记录。
以上是根据要求整理的中国社会科学院在职博士招生考试学习笔记报告的主要内容,考生在准备考试时可以根据这些方面进行系统的学习和复习。